藝術小說

藝術小說>長公主不想死 > 第333頁(第1頁)

第333頁(第1頁)

但賀卿又道,“不過這些從未見過的佐料,倒是可以一試。今日就在宮中設宴,請諸位先生嘗嘗鮮。”又對黃修道,“還要勞煩黃侍郎去一趟禦膳房,指點他們如何用法。”

不過在開宴之前,賀卿還有一件大事要跟諸位重臣商量。所以黃修離開之後,使臣們也被請出去暫時休息,殿内剩下的,就都是大楚朝廷的核心人物了。

“近幾年來,糧食産量一直在增加,如今就算是普通百姓,也不必再擔憂吃飯的問題了。”賀卿道,“此古往今來未曾有過的盛世,都賴諸卿同心協力,才有如此景象。”

朝臣們自然也要客氣一番,把功勞歸在皇帝和賀卿身上。

“但要說普通百姓的日子有多好,卻也未見得。”賀卿又道,“從前是朝廷沒有餘力,也隻能如此。如今各處都發展起來了,國庫豐盈,也該是朝廷回饋百姓的時候了。我這裡有個提議,請諸位今日議一議。”

“我拟廢除丁口稅,農業稅,諸卿以為如何?”

作者有話要說:是的,古代人在每年的田賦之外,還要按照人口收稅。

所以當時成年也叫“成丁”,這個各朝規定不一,通常都是十五歲,像漢代這種比較彪悍的朝代是十八,要交人頭稅,可以報名參軍,也要應付官府攤派的徭役了。

再加上各地官府的雜稅,朝廷臨時飛派的稅,基本上日子都很難過。

而且按照國際慣例,宗室皇親、官員親眷、考取功名的士子可以免稅,所以實際上承擔這些的,還是底層百姓。

第142章更改稅制

丁口稅和田賦,嚴格說來隻有最底層的百姓需要繳納。免除之後,能夠給他們減去很大的壓力。另外,不用交稅,民間兼并土地的風氣也必然大為降低。

土地兼并的前提就是百姓日子過不下去了隻能賣田地,大戶不用交稅占了便宜所以要買更多的地。

平抑糧價,免除農業賦稅,在這裡占不了太大的便宜,資本就會向新興的手工業和商業轉移,替朝廷完成催化産業的目标。

這件事很早就在賀卿的計劃之中,但是直到今日,才終于能提出來。

而這個提議,更是立刻就在衆臣之中引起一陣喧然,甚至顧不上這是在禦前,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賀卿便轉回頭來,低聲對身邊的張太後和賀照解釋起這兩種稅收來。

賀照今年八歲,開年時便已經正式開始出閣讀書,賀卿便讓他每日下半晌到咨平殿來聽政,開始慢慢接觸和了解朝堂諸事,學着怎麼處理這些事。所以她講解得十分仔細。

這兩年,賀卿總會在春秋兩季尋機會帶賀照出宮走走,或是去鄉下看看今年的收成,與老農們交談,或是在街市上閑逛,問問物價,或是在茶樓閑坐,聽其他人議論市井間的新鮮事。

在賀卿有意識的培養下,賀照雖然年紀不大,但在許多事上,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認識與了解。

聽賀卿講完,便道,“曆朝曆代,減賦者多,但徹底廢除,卻是古未有之。蓋因田地與丁口,乃是立國之根本。收取賦稅為國所用,同時也能夠掌控天下人丁與田地數目,便于管理。若驟然免除,恐怕會滋生出許多問題。”

曆來隻要國富民強,往往都會輕徭薄役,減免賦稅,但一來這些稅收是國庫主要收入來源,二來這樣也能夠加強國家對人口與田地的管理,所以免除賦稅,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對此賀卿有不同的看法,“若是人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種,能夠以此養活自身,卻又不需要上交賦稅,如此天下将不會再有逃戶黑戶了。等到這個政策遍傳中國,到時候再括田括戶,成效必然遠勝以往。”

大楚幅員遼闊,很多地方是官府插手不到的。所以山野間有逃荒逃災的逃戶,世家大族庇蔭下也有交不起賦稅隻能把土地挂在大族名下的隐戶。但這些人無非是日子過不下去,不得不如此。若是朝廷免除賦稅,他們就不需要再逃避了,完全可以跟普通人一樣在官府的管轄下安居樂業。

這樣一來,清查出這部分人口,将會容易得多。

而這樣一來,人口緊缺的手工業和商業,就會有更多的人可用,可以發展得更快。

社會要發展進步,在科技還不那麼發達的時候,人口是十分關鍵的因素。但與其鼓勵百姓多多生養,倒不如把這部分現成的人口找出來。畢竟人口暴增,也會帶來很多複雜的問題,曆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賀照若有所思,賀卿便沒有繼續說下去,讓他自己思考。

她轉頭往下面看去,朝臣們的商議顯然也已經告一段落,有人贊同賀卿的提議,認為如今國庫收入,至少有三分之二來源于各種貿易稅收,數量遠超從前,在這種情況下,免除農業稅和丁口稅,降低普通百姓的壓力,也是應有之義。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界娛樂傳媒公司+番外  校草總以為我暗戀他  直播:我的聊天記錄被古人看到  一往無前[電競]  你們說這些功法是神通?  娛樂至上  暗香盈袖  詭異:我可以無限死亡讀檔  從遊戲開始的愛情+番外  何起緣,起于卿+番外  我家藝人有些萌+番外  非典型二世祖  子夜十  請再喜歡我一次  九靈飛仙  阻歸程  千香百味  無職轉生:天才劍士要拿出真本事    「HP/VH」Vision&Hold+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