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擊郭侃的确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事務之一,這事是該進行。郭侃向襄樊方向逃走,證明他已經是無路可逃了,有高将軍出馬,這事自然會完美。”張世傑點頭贊同,道:“不過,我們馬上就要向汴京進軍,會師汴京,光複汴京,這可是朝廷的一大盛事,高将軍一生為公,志在光複大業,不參與這一盛會,實是人生的一大遺憾。依我看,追擊之事就我去,高将軍和杜将軍率軍直去汴京。”
高達非常動情地道:“老夫這一輩子,為的就是光複河山,現在大業已成,老夫之心已慰。參與汴京光複一事固然榮光,可是追擊郭侃這狗漢奸更重要,還是老夫去吧。”
“高将軍心胸之寬廣,讓我敬佩!”杜大用和張世傑同聲說了出來。
張世傑道:“既是這樣,那這事就有勞高将軍了。”
杜大用分析着道:“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有三:一是追擊郭侃這狗漢奸,徹底把向襄樊這一帶逃蹿的殘兵敗将順便清除。二是向汴京進軍,與其他兩路會師汴京,準備光複汴京。三是馬上安撫老百姓,這事如何處理,還得請示皇上。”
象這樣大規模的戰争,影響非常之大,不少老百姓因此而流離失所,逃離家園,是該采取措施,讓他們重回家園。
有道是“英雄所見皆同”,還真是有理。杜大用和清風子的看法居然如此之接近,真是讓人感歎。
張世傑很是贊同杜大用的看法,道:“我們一邊出榜安民,一邊選出一批仁厚長者管理起來,再等待朝廷派人前來接手。”
“如此甚好。”杜大用非常贊同,道:“我們就可以去汴京了。希望我們的腿不會太短,還趕得上這一席盛宴。”他的意思是說其他兩路比他們先出發,他們的行動要快,才不會落在後面。
“皇上,旭烈兀這鞑子是不是逃走了?”歐軍行很是焦急地道:“我們等了他幾天,都不見蹤影,臣估計他是怕給我們吃掉,逃跑了。”
李隽看着地圖,并沒有回答歐軍行的話,歐軍行急得不得了,埋怨道:“皇上,這都什麼時間了,你還看地圖。皇上,你好歹也給句話啊。”
從地圖上收回目光,李隽笑道:“你别急嘛。”
“還不急,我都急死了。要是給旭烈兀這鞑子逃走了,麻煩可就大了。”歐軍行在心裡如是想,他知道李隽如此說,必然是有奇謀妙計,靜聽李隽的奇計。
然而,李隽的話把歐軍行的希望給打破了,李隽說的是:“你說,狐狸和旭烈兀比起來,誰更狡猾?”李隽也真是的,這種時候了他居然還有心情來讨論這個問題,真不愧是學者出身,好興緻。
歐軍行聽了這話,沒差點給氣暈倒在地上,想也沒想道:“這哪跟哪,怎麼能比呢?”
李隽想也沒有想,脫口反诘道:“怎麼就不能比呢?”
“要真比的話,自然是旭烈兀這鞑子更狡猾,還狡猾得多。”歐軍行在李隽的堅持下,不得不給出結論,道:“可是,皇上,這和我們現在面臨的情勢有什麼關系?”
李隽笑道:“大有關系。旭烈兀渡過黃河,這本身是一個奇迹,稱得上大手筆,朝廷擁有那麼強的海軍,居然給他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弄得發揮不出來。可是,他到了中原後的舉動,就不能讓人滿意了,可以說舉動失措。他沒有等到他的軍隊集結起來就采取行動,這當然是因為當時危急的形勢使然,他不得不為。”
“是啊,要是旭烈兀這鞑子把他的三十萬軍隊集中起來,壓向一個方向,這勝負之數就很難說了。特别是他壓向東線,要是把三衛禁軍和怯薛兵團解救出去的話,即使朝廷在其他兩個方向上取勝,這仗還有得打。”歐軍行很是贊同李隽的分析。
李隽接着道:“可是呢,他沒有這樣行動。這都是忽必烈太急于想救出三衛禁軍和怯薛兵團,旭烈兀才不得不率領為數不多的軍隊趕向東線。等他發現危險時,他才明白過來,以他手頭那點力量根本無法解東線之圍,不得不另想辦法,想來解郭侃之圍。可是,等他到了這裡又發現一個問題,盡管他收集了一部分軍隊,要想在南線動手也不是他目前的軍隊所能對付得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是你,你會怎麼做?”看着歐軍行問道。
“那還用想,自然是率軍去打一仗,好歹也會解救些東西出來,總比什麼事也不做的好。”歐軍行想也沒有想,脫口而出,話一出口忙搖頭,道:“不行。這是我的想法,不是旭烈兀軍這鞑子的想法,他不會打這一仗。因為這是他的軍隊,要是打的話,損失會很重,隻有等他的軍隊全部趕到,集中全力打一仗,還是必勝之仗。”
李隽很是贊許,鼓勁道:“說得不錯,再說下去。”
“私心!”歐軍行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旭烈兀這鞑子懷有私心,他在中原的所作所為,并不是全部為了忽必烈,他是在保存實力,不想把自己的軍隊過早地打光了。他想做什麼?他想造反?他想當可汗?”
李隽否決了歐軍行的猜測,道:“旭烈兀懷有私心沒錯。他倒不是想造反,他是想保存實力。不管怎麼說,他能從中東趕來中原,這份情誼比天高,比海深,怎麼贊譽都不為過。這支軍隊是他的老本,他不會輕易投入戰場,他之所以如此決定,那是因為要是這支軍隊損失了的話,他在中東的勢力可就有點不太好說了。”
“皇上聖明!”歐軍行很是贊同,道:“要是旭烈兀沒有了軍隊,他在中東的地位就很危險,尤其是他知道拜巴爾在中原之後,他就更加小心了,更不能把他的軍隊損失掉。到時,要是拜巴爾在朝廷的支持下複國,他沒有了軍隊,可應付不來。皇上要拜巴爾去迎戰旭烈兀,原來是為了讓旭烈兀不能盡全力來給忽必烈解圍。”
李隽笑道:“我是有這種想法。拜巴爾雖是亡國之君,處在流亡之際,但他畢竟是蘇丹,在伊斯蘭世界還有很強的号召力,要是他在朝廷技持下回到中東,登高一呼的話,伊斯蘭信徒會趨之若骛,他的實力就會大增。對于這點,旭烈兀比誰都明白,他是不敢不存私心。”
“所以,旭烈兀本該全力投入東線,卻因為拜巴爾的出現不得不改變決定。等他趕到南線時,察覺朝廷做好口袋在等着他,他又不敢鑽了,趁我們的軍隊沒有會合之前,從縫隙中溜走了。”歐軍行很是興奮地把李隽沒有說出來的話說出來,道:“他如此不斷地機動,看上去很是合理,其實一點也不合理,他錯失了救出鞑子軍隊的良機。臣想,他現在是後悔得要命了,早知道一處圍也沒有解,還不如專心打一仗的好。”
李隽很是體諒旭烈兀的苦處,道:“他也有苦衷,不得不為嘛。”
“皇上,你還真好心。”歐軍行忍住笑,道:“臣以為,旭烈兀現在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把他的軍隊收攏,與他彙合在一起。皇上,讓臣去追擊他,不能讓他把軍隊收攏。”
力分則弱,兵合則強,這是軍事上的常識,隻要稍有軍事知識的人都想得到。旭烈兀現在隻能是把他的軍隊集中起來,那樣的話,他的實力才會更強大,不會輕易給南宋擊破,歐軍行的想法絕對正确。
可是,李隽卻否決了他的想法,道:“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是去追擊他,而是放手讓他去把他的軍隊收集起來,才是上上之策。”
“皇上,這是為什麼?”歐軍行可有點想不通道理了。李隽的決策與兵法正好相反,不要說歐軍行想不通道理,就是換個人可能也是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李隽好整以暇地道:“一句話:畢其功于一役!”
歐軍行猛敲額頭,道:“對呀。要是我們去追的話,旭烈兀的軍隊會給我們追得七零八落,到處都是,擊破倒是容易,要全殲可就難了,要費很大一番手腳。讓旭烈兀去集中起來,問題就不一樣了,朝廷現在是三個方向大勝,可以調動大軍把他包圍起來,再聚而殲之就是了。再說了,即使旭烈兀的軍隊再厲害,還能厲害得過我們的火炮?到時,我們架起火炮猛轟就是了,包準他是一個也跑不了。”感歎道:“皇上用兵,真是出人意表,策出無方,臣是佩服萬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網遊之帝終臨天 半生菩提半生魔 我是來複仇的[劍三] 無上道君 重生洪荒之我是紅雲 異世超級教師 聲聲入我心 白雲無漾 王爺你馬甲掉了(重生) 明日方舟:我媽竟然是海嗣神? 西遊之我是奔波兒灞 驚島 欠我一個晚安吻 末世覺醒,我能複制别人的能力 黑蓮花娘娘又茶又作,步步撩君心 天道關系戶她殺瘋了 東宮嬌娥 無限輪回始終 小姑娘,要專一,嗯? 異界獸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