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草煙光闊。
渭水波聲咽。
春朝雨霁輕塵歇。
征鞍發。
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
動黯然、知有後會甚時節。
更盡一杯酒,歌一阕。
歎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别。
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徹。
念故人、千裡自此共明月。
最後一篇,咣當,這麼自誇,老子天下第一啊,完了要倒黴了要倒黴了。這首詞太沒意思了,他的代表作還是閨怨寫得最好啊還是閨怨去吧!
“蝶戀花”
四十年來身富貴。
遊處煙霞,步履如平地。
紫府丹台仙籍裡,皆知獨擅無雙美。
将相兼榮誰敢比。
彩鳳徊翔,重浴荀池水。
位極人臣功濟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第六十九章八王爺
酒過三巡,忽然門口來報:“八王爺到——”
衆人皆靜了下來,但風中門大開,寇準站起來,親自迎着八王元俨走了進來。
元俨是太宗皇帝的幼子,從小深得太宗寵愛,别的皇子在十五歲上便出宮分府,唯有元俨年齡到時卻舍不得讓他出宮,直在宮中留到二十歲才出宮分府,也因他的嬌寵和驕橫,因此在宮中得個稱号叫“二十八太保”。真宗繼位前後,也均是對這個幼弟關愛有加,也因此養成元俨未免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一味自負的個性。
十年前,寇準離京之時,元俨才二十多歲,飛揚跋扈指點江山不在話下,好名馬好行獵好醇酒好美人,整個人走到哪裡都是帶起一股旋風似的,直是意氣驕滿路的氣焰。而今整個人卻已經完全不同了,寇準初見之下,直是差點認不出來。
十年未見,八王元俨從轎子上走下來時,寇準看到的竟是一個中年人走了下來,他那沉重緩慢的步履、那種神情的端凝寡重以及嘴角眉梢那些紋路足以顯示苦澀留下的痕迹,怎麼看也去也與那充滿得意充滿驕氣的年少親王恍若兩人。雖然端坐酒宴之内,美姬歌舞,絲竹亂耳,衆人酒酣耳熱縱情放懷大笑狂談,元俨卻是神情寡淡,從頭到尾沒超過五句話,一杯酒放在面前,除入座時賓主相飲一杯,再也沒有動過。大有舉座歡愉,一人向隅之意,這個皇室親王,竟然表現地象一個古寺老僧似的,忽然之間失去了所有的活力。
寇準忽然想起了有關元俨的一些傳聞,那是三年前大中祥符八年之時,忽然有一夜宮中起火,直将皇宮内的左藏庫、朝元門、崇文院、秘閣都燒成白地,火災損失之重難以計數,更何況左藏庫内金帛無數,秘閣更是内廣聚天下珍異及曆代圖書典籍經藏,當年太宗皇帝主修《太平禦覽》、本朝王欽若錢惟演等修《冊府元龜》均是據秘閣中典藏而修史,一旦焚毀,這其中的損失又何止是金錢可以計算。
真宗聞訊極度驚駭痛心:“兩朝所積,一朝殆盡,誠可惜也!”并下旨嚴厲追究,此案牽涉範圍極廣,有數百名官員要被涉案問罪,幸得宰相王旦上書自己請罪,将此火災定為天災,并請求不宜牽連過廣,這才保全了這數百名官員。
誰能想到,這一場火災,竟是起源于當時身為榮王的元俨身上。大火是從元俨的榮王府先燒起的,然後漫延至鎮王趙元偓府中,再漫延至大内,直燒得整座汴京城為之色變。事發後,放火的元兇被找出來,卻原來是元俨的寵姬韓姬所為。韓姬是元俨的侍妾,元俨受審,隻供認是韓姬偷盜府中金銀,為了掩蓋證據而放火燒府中庫房,不料天幹風急,漫延成滔天大禍。
這一場大火,不但燒毀了兩座王府,燒毀了大内無數宮殿,燒毀了左藏庫和秘閣,還引發更嚴重的事端,鎮王元偓本就是久病之身,府中遭遇大火,一驚之下竟然就此而亡。雖然這涉案的數百名官員被宰相王旦保下,真宗這一腔怒氣更是無法消除,下旨:“将韓姬依律斷其手足,示衆三日,淩遲處死。榮王元俨降爵罰俸去職。”
元俨府第被焚,真宗亦未賜新府,隻得寄居延慶長公主之驸馬石保吉的府第。待罪之身的日子不好過,寄人籬下的日子更不好過,三年裡更是見盡了世态炎涼,官場冷熱。尤其對于這位曾經倍受驕寵而氣焰逼人三丈遠,不知道得罪多少人而不自知的二十八太保,更是加倍地品嘗到了這種滋味。
這種煎熬的三年,的确能令一個曾經驕橫飛揚的人,變得沉默寡言,變得内斂謹慎,變得深思多疑,變得極度壓抑。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寡人有疾 最強甲武師,我甲道成神了 老爺有喜+番外 葉滿長安京 長夜君主 主公有難(網絡版) 玉步搖(舒曉曉前傳三) 誰動了我的梳妝盒 天人圖譜 微臣有罪 七年之癢癢癢!/不小心,搞大了!/不小心,禍大了!+番外 哀閩(舒曉曉前傳一) 喋血(舒曉曉前傳二) 明朝小康之家 随遇而安之宅門舊夢 太太時代/豪門巧婦 鷹王 萬豔同杯 超人不會飛 陛下很萌别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