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冊立太子,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情,最起碼,從儀式上說很莊重。
其禮儀排場之大,僅次于太子登基稱帝。由此可知,皇權的分量,是通過一次又一次隆重的禮儀,對其進行強化。
以便達到号令天下的目的!
禮儀看起來無用,但實際上對于世人的心理暗示,是不可低估的。
既然重用,那自然講究細節。
比如說冊立太子的日期,就不是皇帝随意開口定下來的,必須要請禮部的相關人員“冊定吉日”,群臣商議過後才能決定。這個流程一定要走,否則太子的冊立就不合乎“基本法”。
起碼在文官集團當中是這樣看待的。
等冊封大典的日期确定後,禮部便要開始準備各種禮儀所需人員物件,并着手在太極殿舉行冊封大典。
哪怕武則天與後面的唐代帝王都非常厭惡太極殿,也不敢輕易變更冊立太子的場所。
據記載,冊封儀式的場地,必須“禦設禦幄坐太極殿的北壁之下,朝南而立。”
就在方重勇離開長安,前往邠州的第三天,冊立太子的儀式如期召開。
唐代注重坐北朝南作為尊位,冊封儀式上,這個位置依舊是給皇帝在坐。因此不難猜到,這麼安排是為了強調此時的太子依舊是太子,不能越俎代庖挑戰皇權。
那麼太子李琩的位置在哪裡呢?
答案就是:禮部會在太極殿東朝堂北面設位,面朝西方,這是給将要受封的太子所立的“專座”,到時候壽王李琩便會坐在專門設立的“太子專座”上。
冊封大典對群臣們也有安排,他們到時候會處于東、西方兩個朝堂的位置,地位明顯低于太子。
從群臣的地位設置上看,帝王已隐隐地提高太子的地位,淩駕于群臣之上,而座次安排中,坐北朝南的帝王依舊是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切都是那樣順理成章。
當然了,僅僅是典章的規定,不代表基哥本人的想法。
除此以外,冊封大典前一天朝臣官員的位置、地點、儀仗、鼓樂等設施便已經準備就緒,并有史官在場,做詳細的記載。禮部還有專人在特殊情況下進行補救應對。
冊封當日,太子亦不可随意直抵會場,必須遵守系列儀式,并由專官負責。
可以說,這是一整套政治動物參與的政治流程,每個參與者,包括帝王和太子在内,都不過是執行命令的機器而已。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情,都是禮部早就安排好了的。
如果皇帝或者太子應對不當,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那麼在場的史官,則會毫不留情的記載,成為醜聞之一。
冊封儀式啟動後,就需按之前朝臣協商後制定的程序順序舉行各項儀式,由于冊封太子是國之大事,所以事先必須要正式通知中樞各級官僚參加。
等皇帝、太子全部坐定後,到了對應時辰後,宮廷諸衛才能宣布百官入内,此時朝中供職的大小官吏都要按制度入内。
群臣畢到,舉行大典,亦是大唐的最高禮儀。全部人到齊後,由侍中主持典禮開始。
“帝服衮冕,禦輿以出之,曲直、華蓋、警跸、護衛照舊。”
太極殿大門前,擔任儀仗官的韋青,用他那洪亮的嗓子大聲喊道。
他話音剛落,來自太樂署的樂隊,開始奏樂,敲鐘打鼓,各種禮儀樂器依次奏響。
大唐天子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同下走進太極殿正殿,太子冊封儀式正式開始。
緊接着,壽王李琩也走入太極殿正殿,随後是李林甫跟剛剛擔任左相的李适之,他們身後跟着參加太子冊封大典的中樞群臣。除了有急事“出差”(如方重勇)的人以外,其他中樞六品以上的官員基本上都到了。
看到最後一個臣子走進大殿,儀仗官韋青大喊了一聲:“拜”。
這時,太子候選人,壽王李琩按照典章的要求,機械麻木的向大唐天子李隆基行跪拜禮;
韋青按照典章流程繼續大聲說道:“再拜”。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青樓小妾 反派他美顔盛世[快穿] 人在火影,我能豁免忍術代價! 向諸天散播黃燈的恐懼 神劍傳說 代理媽咪要嫁人 治愈過氣天王 财富自由的生活 奉紙橙婚幸孕生猛妻 拉風寶寶:神秘爹地現身符 末世囤貨:我靠殺喪屍獲取物資 總裁耍霸道/總裁的情人/總裁:一夜傾城 紙上點蒼生 我老公,說受就受 舞娘媽咪/酷總裁的舞娘妻 糟糕!我的小鹿撞向你 詭異世界簽到可太難了 疑惑 男主今天翻車了嗎 鬥上試婚妻